Main 超级工作室1966—1978: 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

超级工作室1966—1978: 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

5.0 / 5.0
0 comments
- 编辑推荐 - ★他们窥破物欲的世界,并期许:物如明镜,可映照,能度量。 ★他们参透建筑的堂奥,并坦言:建筑之于时间,恰如盐之于水,而唯一的建筑是我们的生活。 ★他们以存在作为赌注,将自己交付给世界这个独一而巨大的钟爱之物,通过它来思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,并赋予它形式。 ★深刻影响雷姆·库哈斯和伯纳德·屈米等建筑设计师的传奇建筑团体超级工作室(Superstudio)代表性文献结集,建筑、设计和艺术的灵感圣典。 ★直接从意大利语翻译,图文并茂,全彩印制,精装呈现,既是典藏之选,又可常读常新。 - 内容简介 - 1960年代,意大利经济由波峰降为波谷,奇迹化成泡沫,但消费主义的浪潮并未因此衰歇,相反,人们对物的焦虑日益加深。那个年代,政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,意大利也不例外。同时,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构想与对外太空的探索也空前活跃。也就是在那样的年月,随着大学的扩招和建筑的商品化生产,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不断攀高。 1966年11月,一场大洪水席卷整个佛罗伦萨,对这座文艺复兴的核心城市造成了灾难性影响,不仅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还损害了城市景观与历史遗产。此外,它也冲释了“二战”后意大利经济繁荣、生活甜蜜的幻景。 同年,超级工作室(Superstudio)创立。 这是一个存在了十几年、但几乎没有真正造过房子的建筑团体。该团体不仅在许多著名美术馆参加展览,还把整个世界作为工作空间与实验基地,其脑神经连接外太空,把资本主义作为头号敌人,扬言要推毁所有现代主义城市建筑。 他们构想了最早的网络世界,并创生出“反建筑”的风格:通过迷幻的渲染图、拼贴画和影片等形式,展现引人深思的反乌托邦愿景。他们的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雷姆·库哈斯和伯纳德·屈米等建筑设计师,成为“二战”后建筑设计史上的一个神话。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(PSA)于2017年举办该团体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大型回顾展“超级工作室50年“,同时,邀请意大利语资深译者倪安宇、台湾著名建筑学者徐明松等老师担纲翻译,并联合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、人文图书品牌拜德雅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。 本书即是超级工作室十几年代表性文字与图像文献的生动结集,可谓一部建筑、设计和艺术的灵感圣典。
Request Code : ZLIBIO4403054
Categories:
Year:
2018
Publisher:
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
Language:
Chinese
Pages:
584
ISBN 13:
9787562196235
ISBN:
9787562196235
Series:
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编著系列丛书

Comments of this book

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.